基于.net的制造业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如今,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军队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军在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打赢”能力的物质保障。随着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航空装备修理的技术、工艺、设备、方式、手段、环境和管理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修理企业的物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目前,大多数航空修理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但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突出自身“保障能力”的建设,军队部分单位相继开发了一些基于C/S(Client/Server)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应用于单位的物资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部队人员装备结构调整和任务的多样化,这种结构的MIS系统己无法满足军队的现实需求,C/S两层模式逐渐开始向多层结构发展。面对新时期空军装备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先前设计开发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C/S版物资管理系统是针对整个航空修理系统工厂的实际而设计的一套通用系统。而各工厂都有各自物资管理流程、模式和制度,在针对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2) 原系统运行多年,各工厂增加了一些模块和功能,进行了一些功能定制开发,以补丁的形式进行了更新,使系统产生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系统的BUG也明显增多,丢单据和库存不准时有发生,降低了系统效率。
(3) 原系统功能单一,从各工厂使用情况,功能仅限于合同管理,出、入库管理,打印票据,库存查询等。物资管理对象也相对单一,仅限于对航空备件进行有效管理,没有对原材料、三类物资、地材等进行管理。
(4) 原系统是采用C/S结构,每次修改系统都需对客户端重新安装,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由于来不及更新,出现了同时使用多个程序版本的现象。
(5) 原系统基本上满足了工厂的物资管理需求,但是和工厂的财务、生产、人力资源以及其它系统没有集成,只是一个单独的管理信息系统。
(6) 近年来,物流技术飞速发展给物质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物流技术也应用到了物资管理中,如条码技术、托盘货架技术、消耗定额、申领配套、自制物料需求计划(MRP),在线决策分析(OLAP)技术等。而原有系统无法满足这些新技术要求。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需要针对老版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为此,军队联合地方院校对原有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以提高各单位的物资管理水平,增强军队的综合保障能力。
论文选题来源于本人所参与的某军工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该军工厂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的修理,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与制造业在生产组织方式上有着较大差别——修理过程所涉及的物料种类繁多,需求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物资供应体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如何结合工厂的物资管理实际情况,及时保障物资供应、降低库存资金、减少采购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成为该工厂物资管理系统二次开发的关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敏捷项目开发方法为此类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内容只是毕业设计作品的部分资料介绍,如果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客服QQ:57510459
购买帮助>>